根据晋会协【2009】21号《关于开展2009年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辅导工作的通知》的安排,今年上半年我们对10家在上年度受到行业惩戒和上年度新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进行了业务辅导。
辅导通过听取汇报、向有关人员询问、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了解被辅导事务所的人员规模、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等基本情况;查看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有关情况,对存在的缺陷和建设方向进行沟通与辅导;以查阅事务所工作底稿为案例进行分析,掌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情况和受行业惩戒事由的整改情况;将发现的问题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执业人员共同分析形成的原因,认清潜在的风险,寻求纠正的方法,使注册会计师尽快掌握和运用新准则的规定,提高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和风险意识。
辅导组共查阅事务所工作底稿35份,占其上半年出具报告份数的17%。辅导中发现的业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计划阶段的审计工作。表现为缺乏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程序。其中,风险评估程序作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的关键环节,常被事务所忽略。
2、实质性程序。主要表现在: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函证不做,替代程序也较简单,存货监盘程序不到位,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充分,有形资产的实地检查不做,利润表项目的细节测试不到位。
3、审计痕迹。个别事务所的部分底稿审计痕迹不明显,只是简单的账表相核。
4、意见类型。表现为应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
5、为做底稿而做底稿。表现在做了大量的细节测试工作,底稿中每一科目的审计都附了多张表格,每张表格里抄录大量的数字,但却忽略了风险评估程序与实质性程序之间的有机联系,忽略了表与表之间的钩稽关系,导致风险评估过程与最终实施的审计程序之间是“两张皮”。
6、底稿索引编制不全,装订不规范。
7、分级复核。个别事务所分级复核不到位。部分事务所出具报告缺少总体把关人员。
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具体方法理解不到位。2、成本——效益原则。降低收费导致部分事务所做业务时偷工减料。
针对以上情况,我会提出以下意见:
1、事务所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准则;
2、认真学习中注协编发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和省注协编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小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指引》。通过把指南当中审计各个阶段应做的审计程序与自己所做的底稿进行对照,认真查找不足。在以后的业务中认真把好质量关。
3、事务所内部要加强学习培训。每位注册会计师参加完省注协和中注协组织的培训,一定要回所里做好回授。保证所里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对准则和底稿编制理解到位。
4、有疑问应及时与协会专业标准部联系。专业标准部工作人员将组织业内专家为大家答疑解难。
5、鼓励用计算机做底稿,代替手工底稿。
辅导中内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各个事务所均有相关规章制度,但制度制定的不全面,且与实际执行情况不相符。
2、有些事务所内部制度流于形式,事务所在运行过程中并不执行。
3、股权分配不合理,一股独大的情况仍然很普遍。
4、监事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另外,有的事务所人员表面看起来和谐,小富即安,缺乏做大做强的意愿和意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认清形势,充分认识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做大做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健全各项议事、决策、分配规则,解决好文化融合以及利益协调等内部矛盾和问题。
3、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专业人才结构规划,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和战略储备,保证事务所专业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4、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实行统一的执业标准和质量控制程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执业水平。
5、大力倡导“讲诚信、重协商、谋合作、共发展”的事务所合伙文化,树立诚信执业的品牌形象。
6、加快联合、合并、加盟步伐,迅速壮大事务所规模和实力。
各事务所应以本次辅导为契机,加强风险意识,提高事务所执业能力,对业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事务所独立、客观、公正的形象。要加强内部治理建设,建立明晰的战略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康的合伙机制,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和分配机制,完善管理系统,建立先进有效的专业规程,走规模化发展道路,进而全面提升事务所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均衡而健康的发展。